烟草在线转自《中国烟草》 福建作为全国优质烟区之一,其出产的烟叶品质优异,和福建烟区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高水平烟技员队伍是分不开的。目前,福建全省共有烟技员3044人,41周岁以上的人员有1700余人,约占58%,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大专及以上学历占21.8%,技师64人,中高级工有2200余人,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相对较高。如何使这些经验丰富的员工人尽其才,同时保证烟技员队伍的稳定,福建烟区探索出了一条创新的体制道路。
有规有矩成方圆,管理有方
2009年10月8号,这天是有着二十多年工龄的老烟技员刘有财签订劳动合同的日子,他在长汀县河田烟站工作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次与在册在岗员工一样签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此他还起了个大早去问“懂行的”亲戚要注意哪些事项。
等到真正签的时候,刘有财激动的心平静了,因为他看到合同中各种条款规定清晰明确,人劳科的同志还耐心为他答疑解惑,他欣慰地笑着说:“说实话我也不懂这个合同有啥不同,只是烟草的同志告诉我可以一直干到60岁退休了。”
在福建烟区,像刘有财这样的基层烟技员于2009年年底全部被纳入岗位管理,与原先在册在岗员工同样签署劳动合同,对于符合条件的聘用在岗人员还依法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将沿袭多年等级色彩浓厚的“身份管理”变为了符合现代法制精神的“岗位管理”。
通过这一系列的烟技员人事制度改革,一方面推动了烟叶生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另一方面使基层烟技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明显增强,极大地激发了烟技员队伍的工作热情和动力。福建省烟草公司人劳处的季俊说:“现在我们的烟技员普遍反映,已经成为烟草这个大家庭里举足轻重的一员了。”
在烟技员的招聘和日常管理中,福建省公司也制定了相关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季俊介绍:“现在都是公开招聘烟技员,通过简历筛选、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选出各项综合素质好的人选充实到基层烟站。整个招聘流程由公司领导亲自牵头负责,公开透明,避免了以前招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
2011年,福建省南平市公司自主招收了5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烟站工作;在改革较早的龙岩市公司,机关里将近30%的科级干部都有基层烟站工作经验。
三明市局(公司)办公室秘书小丁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烟草站工作。回想当初,是否参加三明市公司招聘考试是小丁心中的一个结:“我当初想自己既没有背景关系,学校也不是特别出名,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应考,没想到考试过程非常透明公正,考试成绩都完全公开,不管考没考上大家都心悦诚服。”正是得益于这种公平有序的竞聘机制,加上小丁自己的努力,很快他就从基层烟技员的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市局办公室的一支“笔杆子”。
有提有涨有保障,待遇留人
基层烟技员责任心和积极性如何调动,很重要一点是提高基层烟技员的待遇保障,解决后顾之忧,增强他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刘有财深有感触地说:“我现在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家里还有两个老人要奉养,我爱人种烟一年收入也就万把块钱,要不是我现在收入还可以,‘两个人养六张嘴’的生活恐怕难以为继,孩子上大学就更不敢奢望了。”
2009年福建烟草商业系统进行用工分配改革之后,在薪酬分配方面,从省公司到地市级公司都在向一线烟技员倾斜。三年以来,全省烟技员的工资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一些学历较高和技术较强的骨干烟技员的工资还有一定比例上浮。
随着收入每年稳定增长,烟技员在工资待遇上已经逐步缩小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差距,与从事其他职业相比,收入的稳定性和增长的合理性,使得烟技员收入远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
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除了提高工资外,福建省公司还积极为所有烟技员办理保险,在传统的“五险”之外,针对烟技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加了补充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提高了烟技员的生产生活保障,解决了他们生病和退休后的生活问题。
在工作生活条件改善方面,福建省公司更是投入巨资,新建、改建了统一的标准化烟站,按照人均40~45平方米的标准修建了公寓式宿舍。烟站还配套建设了食堂、体育活动室和阅览室,为烟技员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刘有财说道:“我们住宿舍一直都不用掏钱,现在还可以免费看书、看报、打球什么的,那条件比过去确实好太多了,现在就是让我走我都不愿意走喽。”
烟技员的工作非常繁忙,像刘有财这样的基层烟技员,农忙时每天一上班就骑着摩托车下到烟田中去指导烟农生产,中午利用烟农在家吃饭的机会集中走访农户了解问题,下午又扑到田里劳作,通常到晚上7、8点才能回家。由于现在有条件优越的食堂和宿舍,工作之余,食堂都有热乎的饭菜,宿舍里也有可供饮用和洗漱的热水,困扰烟技员多年的吃饭和休息问题妥善解决。
有进有出建机制,队伍稳定
随着老烟技员陆续到了退休年龄,如何保证老员工安心、妥善地退出成了各个烟区都面临的问题。“这些老烟技员大多是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烟草行业,他们把一辈子都奉献给烟草了,现在他们干不动了,从事基层烟技员工作体力不支,要有妥善地安置办法。”福建省公司烟叶处副处长章文水动情地说。
刘有财自己也承认:“随着年龄增大,有些体力活是有点跟不上了。现在我除了下乡以外,更多的时间是在站里指导新来的大学生。”这就是福建烟区实行的岗位调整制度,即将部分年龄较大的烟技员从一线下田驻村的岗位调离,到烟站从事基建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工作;一些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烟技员则充当“老师”的角色,采用“传帮带”的形式辅导新招聘的烟技员尽快进入工作轨道。这样,老烟技员在身体条件不足以跑烟区的时候仍然可以工作到正常退休年龄,从而得以纳入社会化保障体系,避免出现老无所依的尴尬情况。
一方面是保障老烟技员妥善而有序地退出,另一方面,这些老烟技员退出之后的空缺由招聘进来的新员工填补。按照计划,福建烟区每年引进一部分农科院校的毕业生充实烟技员队伍,使烟技员队伍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合理梯队队形。
由于近几年制度不断完善,待遇不断提高,吸引人才加入烟技员队伍不是问题,反而在退出机制上出现了一种迹象,由于目前几乎没有老烟技员主动退出,退休年龄集中容易造成人才断档和人员短缺。
因此,福建烟区也在研究合理的退出机制,将其编制岗位留给年轻的烟技员,使得这支队伍真正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般稳定而又充满活力。而完善的在职教育培训班则保障了烟技员文化素质与时俱进,福建全省有超过48%的烟技员参加过在职教育,通过对农业技术的再学习,也让年轻的烟技员在业务上很快能够独当一面。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