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引:“莫言代言香烟”的事件,吵得沸沸扬扬,颇有“三人成虎”之势。事实证明,这仅仅只是一出闹剧。事后,涉事的双方山东中烟和莫言都发表声明进行辟谣。在整个事件中,山东中烟是出了名,莫言则是“躺着也中枪”。在营销学上,这是典型的事件营销方式,但是,通过这种事件炒作的营销,却折射出了卷烟营销“黔驴技穷”的困境。反思这一事件,换一个角度,我们会发现,其实烟草营销本可以采取一种平衡的、“利己不损人”的方式来进行,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帕累托最优”原则,而这一原则便是烟草营销的转变方向。
一、莫言代言香烟,“躺着也中枪”?
近来,关于“莫言代言香烟”的事件,一石击起千层浪,全国上下妇孺皆知。据称,山东烟草品牌“泰山佛光”已拿下莫言首次代言,还表示该品牌香烟将推出“莫言限量版”,限量销售100套,每套售价20120元,还配发了一组该品牌香烟的宣传图片。有图有真相,煞有介事地在微博上进行宣传,“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使得一部分人信以为真。
烟草,本来是个敏感的话题。这个事件无疑挑逗着国人的神经,将烟草行业和莫言同时推向了风口浪尖。全国舆论,一片横加指责,其中不乏刻薄谩骂之音,众人借机发泄对烟草不满的情绪。在消息流传不久,涉事双方(山东中烟和莫言)都出来澄清事实真相,打击谣言。山东中烟,发表严正声明,称此事子乌虚有。而莫言女儿管笑笑也代表父亲对此事发出声明:“迄今到目前为止,我父亲没有进行任何商业代言。我父亲过去不会,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代言烟草。”
反观整个事件,我们会发现,“莫言代表香烟”之说,根本站不住脚,经不过推敲,纯属吸引眼球之举。因为,此前已有先例,证明用名人来代言香烟的做法在卷烟的宣传上是绝对不允许。众所周知,《广告法》明确规定,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此前,刘翔作为白沙集团代言人,宣传“白沙文化”,虽不是直接代言烟草,但只因为广告内容与白沙香烟的“鹤舞白沙,我心飞翔”文化有关联,所以备受舆论质疑和指责,该广告刚在电视上播出便被叫停。而此次宣传,莫言直接来代言香烟,更是显得不可能。便何况,从维护自身的形象来说,莫言代言烟草,会给公众留下负面的印象,作为莫言来说,也不可能会做出如此举动。
所以,综合判断,便知这仅仅是一次噱头宣传而已。这种事件营销的方式,在烟草行业屡见不鲜。今年2月,有关某品牌的“特供烟”事件,引起全国上下一片的骚动。事后虽然辟谣称“此类消息无任何事实依据……从未向任何企业授权生产或向其定制任何香烟制品。”但是,该品牌却借这次事件,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借机宣传了自己。
其实,“特供烟”事件与“莫言代言香烟”事件,同属事件营销同,实质是一样的。在这个事件中,其中有一方会受益,而另一方会受损。这种营销方式,并不是一种平衡、和谐的方式,并不符合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原则。其实,要利用“莫言”的品牌效应,有很多“润物细无声”的途径和方式。
二、莫言的三支烟?“哥德巴赫猜想”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吸引了国人的眼球。与此一同吸引国人眼球的,还有莫言手中的烟。莫言手中到底是什么烟,犹如尼斯湖水怪一样,同样是一个未解之迷。加之,此前莫言在被“追查”与诺贝尔奖评委马悦然的亲密关系时,曾这样回答,“我跟马先生总共见过三次面,第一次是在香港中文大学,我们在一起抽了支烟,是我给他的;第二次是在台湾,他给我一支烟;第三次是在北京大学我又给了他一支烟。他欠我一支烟。我跟他是三支烟的关系。”那么,到底莫言的三支烟是哪个品牌的烟?大家众说纷纭,跃跃欲试地想破解这个“哥德巴赫猜想”?
比如就此次事件来说,策划者借莫言之口,试图破解这个未解之迷:“我其实只有三支烟,一支遥寄北国瑞典,一支珍藏故乡高密,最后一支,夹于指间,为自己点燃创作的佛光。”显然,这是种赤裸裸的宣传,反而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这种强加说明的方式,不会引起大家的参与和讨论。
“反者,道之动”,其实换个思维,让消费者来共同给出答案岂不是更好。为什么设计一系列的猜想活动,让消费者来揭开这个未解之迷?这样宣传效果岂不是更好?其实,只要活动策划的精细,宣传效果绝对会胜出千倍万倍。
在此,笔者对莫言手中的烟,做出如下的猜想:
猜想一 “泰山”
理由,莫言是山东人,卷烟消费呈属地化消费,受到地域的影响比较大。
一方面,中国人的素来有浓厚的乡土情结,从而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地域文化特性,这一特性使得卷烟消费在中国呈现属地化消费。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差异化严重,对香烟的口味要求也不同。而从产品的口味适应性看,目前除了少数品牌之外,大量品牌的吃味风格并不具备全国流行的条件。同时,也几乎没有卷烟品牌具备像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那样强大的口味改造能力。这种口味上不适应,在消费环节直接表现为“南橘北枳”的口味认知。所以,卷烟消费受地域影响比较大。莫言是山东人,这是他的区域烙印。在默认状态下,一提到他手中的烟,大家第一会想到的就是“泰山”。
猜想二 “中华”
理由,莫言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
莫言以其“魔幻现实主义与民俗完美融合”而获得诺贝尔奖,他的作品创作源泉来源于民俗。所以,他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作为五十年代深受苦难的中国人,“爱我中华”是那一代人特有的情结。而“中华”卷烟,以国家作为背书,必然会引起他在情感上的共振。所以,作为传统的中国人,他可能会选择具有国家情结的“中华”卷烟。
猜想三 “黄鹤楼”
理由:莫言是一个雅士。
烟草传入之初,在文人学士、达官贵人中,吸烟被认为是一种雅好,吸烟的情趣往往被着力渲染,蔡家琬在《烟谱》提到,“士不吸烟饮酒,其人必无风味。”而“天赐淡雅香”的“黄鹤楼”,文化内涵正是一种“雅士”文化。加之,“黄鹤楼”的低焦技术,降低了卷烟的危害性。所以,作为文人和雅士的莫言而言,“雅”(雅士)且“淡”(低危害)的“黄鹤楼”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以上对于莫言的三支烟虽然有诸多猜想,但是因为地缘特征,大家往往还是会认为他手中的烟就是“泰山”品牌。这样其他猜想,不但不会降低其品牌价值的传播,反而由于有答案中的全国性大品牌和特色性品牌作为参照物,“泰山”在与这些品牌的比肩中,无形提升了“泰山”在行业内的地位。
莫言的山东人标签,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不在于拿出来说,而在于如何使用。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很多时候“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品牌宣传,可能更能深入到消费者的心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烟草营销,“帕累托最优”原则
莫言的获奖,使得很多企业都借势营销。电商中京东商城、当当网、亚马逊、苏宁易购等都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关于莫言的图书频道专题;各种电子书网站、图书APP也相继加入“莫言热”,苹果Appstore和Android市场应用近期关于其作品的下载量猛增;酒业中,“莫言醉”商标获得了青睐……但是,在利用“莫言”品牌效应中,却应该遵循“帕累托最优”原则。
“帕累托最优”原则,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平衡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而“莫言代言香烟”的事件,并没有遵从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原则。因为,它改善某一方面的境况,而使得其他人受损。其实,我们本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来努力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其一,而莫言以其“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的文学特色而获得诺贝尔奖,其实,反映了当下“回归自然与传统”的时代精神。当今时代的现状是,长期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牢笼里,使得现代城市生命心灵疲惫和情绪浮躁。于是,出于对城市现代生存困境的反叛与逃离,人们带着对精神家园的企盼和向往,在人性的萌动中渴望精神归乡:用乡土的温情去抵抗城市的喧嚣,用诗意的纯净去抗拒物欲的异化。所以,“乡土风情”必将掀起了一阵阵风潮,“逆袭”整个社会。这将是一个很好地营销宣传点。烟草营销本可以大力地培育这一文化,将其贯穿于卷烟产品的开发中,重塑中国人内心的信仰,重新让人们找回生活的真谛。
其二,莫言获奖是山东的荣耀,可以以区域作为品牌的背书,充分地运用地域心智资源来做好卷烟营销。因为,这种区域资源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可以通过间接地采取一系列地活动(比如:莫言手中烟的竞猜活动),将“莫言”的品牌效应与区域物产(包括卷烟)嫁接起来,使卷烟消费者看到莫言手中的烟甚至看到莫言时,第一想到的就是“泰山”。这种品牌联想式宣传,无疑比一些直接地、强加式地宣传效果更好。
以上的两点启示中,其实都不会损害到莫言的形象,也不会引起大家对烟草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