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引: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亡羊补牢”。说的是古代的一个故事,而家喻户晓,其内涵便众所周知,故事虽短,但告诉了两个方面的道理:一是不要对存在的失误抱有侥幸心理,理所当然认为失误产生只是意外,不会再次发生。二是知道错了要马上改正,不要一错再错,这样才能防止更大的损失。引入思维安全,说明了疏忽大意,检查不到位,超前的防控意识不强之害,安全管理工作一点都不能模糊,更不容质疑,必须要从“底线思维”进行全盘思考、判断,把意想不到的事情想在未发生之前,增强预防工作,不要去追溯后悔事情。
“亡羊补牢”只能是增加对事故的剖析。我们都不希望出现问题而发生事故,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往往也会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发生,而发生了事故,都要去做一些“亡羊补牢”的事情,什么培训教育、检查、处理等等,当然对事故进行认真剖析是很有必要,它不仅是提高安全意识和行为的最佳捷径,也是通过事故分析,总结教训,让事故教训变成促进工作的“财富”,从中吸取营养得到启发来改进和完善管理措施,促进以后的管理工作不会重复发生内事的事情,引以为鉴。
笔者认为,抓案例剖析要结合工作实际,引用多方面、多视角事故原本,再现一件件活生生的事故案例作为教材,引入员工思维,注重平时对教训的总结积累,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更多的安全知识,在安全意识上打上深刻的“烙印”,同时更多地发挥“镜子”的作用,通过学习探讨事故案例,在认识、分析、鉴别事故深层次上更加明晰产生问题和存在的原因,让作业人员从鲜活的事故中去震撼心灵;去借鉴什么是“真”、什么是“伪”、什么是“虚”,不断地导入思想基础,促进员工在面对作业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理性思维若不按章执行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造成什么样的伤害等等一系列地思考,达到举一反三之目的,收紧安全这根弦,以免重蹈覆辙类似的事故。所以说“亡羊补牢”只能是增加对事故剖析,治本还需要从源头上去强化预防。
“防患未然”才是促进安全的标本兼治。出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进行教训总结,提高预防手段。笔者认为,“防患未然”就是应对怕出事的最好“杀手锏”,也是促进工作标本兼治的“最佳良方”。造成了事故,那肯定是要进行仔细地调查,这个调查也肯定不仅仅是在层面上,肯定是要调查深层次的主观原因,也要调查影响的间接原因,充分暴露工作上的漏洞,为事后处理、完善找到理由,也为预防漏洞找到需要给与打上“补丁”的措施,所以“亡羊补牢”并不可取,而行之有效的可行之处就是做好防范工作,把防范工作做在前,只有强化有针对性地加强事前防范,才能把隐患消灭在蒙芽状态下,去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那么就必须要在实施“改”字上下功夫,以纠促思、以思促改,促进工作不断地向规范的延续。
其实善于查缺补漏也是推进完善的有效管理手段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以人为本的良性选择,而痛定思痛则是“防患未然”的最佳选择,避免不思进取,“好了伤疤忘了疼”,让问题在缝隙中趁虚而入。所以注重安全工作纰漏,把工作做扎实、做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盲点”、一点“误区”,就必须以思想作为预控基础;以行动上的行为作为预防手段,用最大限度地有效管控措施去强化安全管理,提升超前防控意识,为企业、为职责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打破常规,少做“亡羊补牢”之事,多行“防患未然”之举,我想,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我们大家相互提醒,那怕是简单的几句话;那怕是一个不在意的提醒,为了这个“家”,都是我们应该去做的、去想的,更是大家共同希望的,“防患未然”要靠大家的共同行动,标本兼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安全才常“留”心中,安全才会“倒背如流”铭心刻骨。
新的思维理念不容我们在度去重新审视“亡羊补牢”,而“底线思维”却给我们划定了去思考的坐标,在“防患未然”的面前,应该是分分秒秒注安全,天天防范保安全,永远筑牢安全防线,“亡羊”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