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引:水桶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概念。文章认为,卷烟产品安全就好比是木桶的“桶部”,只有做大并托住这个“底”,企业才有未来;各专业线职能工作是“木板”,应该做厚。工艺质检技术是“长板”,应向其倾斜;人才瓶颈是“短板”,亟待加强;质量机制是“粘胶”,使各部门契合紧密;质量文化如桶中水要旋转,才能产生向心力作用。
水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若仅仅作为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水桶定律”可谓是极为巧妙和别致的。但随着它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应用场合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基本由一个单纯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水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水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水桶原理现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近年来,川渝中烟公司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娇子”品牌跻身“双十五”之列。但是,在行业“461”格局基本形成、“532”目标取得重大进展的今天,“娇子”与强势品牌的差距仍然不小,“126”目标的实现进程有些滞后。面对“慢进也是退、不进就掉队”的严峻挑战,今年,川渝工业公司提出加快推进娇子品牌“126”目标,着力实现“转型升级,攻坚决战”的宏伟目标,强调用转型提升、攻坚决战来定位2013,用做强品牌、做大市场来支撑2013,用真抓实干、激情打拼来书写2013。以做强做大“娇子”品牌为核心要务,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努力保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质量攻坚的引擎。在这一背景形式下,工业公司、分厂上下同欲,立即响应,为全面助推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立足自身职能定位,正轰轰烈烈在全公司上下开展“质量攻坚年”活动。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从不同视角,试将水桶原理与工业公司、分厂开展的“质量攻坚年”活动相结合进行了深入思考分析,对水桶原理产生了一些新的领悟。
领悟一:要想多盛水,可以将木桶卷烟产品安全这个底部做大一点。自然的体积就大了。
无论木板有多长,桶箍有多坚固,但是如果桶底不够大或桶底渗水,装的水体积就相对少。所以,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严格来讲,并不取决于木板的长短,而是桶底的宽大和托底程度。笔者认为将卷烟产品质量安全喻为“桶底”较为贴切,卷烟产品安全是产品质量核心,是打好品牌战,确保顾客满意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企业的命运和未来。
一般来讲,卷烟产品安全主要从降焦除害入手,降低卷烟有害化学成份对人体的影响,采取的措施利用新技术,优化烟叶配方;另一方面,卷烟辅料包装物本身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或因包装失效而对卷烟产品安全造成的影响,那么则优化辅料设计。
事实上,从产品生产层面来讲,影响卷烟产品安全主要存在于生产过程中。对卷烟产生物理、化学、生物上的污染,从产品质量缺陷分类上,基本上是问题严重的A、B类。比如物理上,设备漏油,造成烟支表面油渍、黄斑、污点;化学上,操作工手上带护肤品,接触烟丝或烟支,造成对卷烟的污染;生物上,烟草虫害治理不完全,烟盒内有虫或虫蛀烟支等等。另外,笔者认为用错配料,严格来讲,也是影响了卷烟产品安全,因为这已改变了产品质量特性和核心功能,比如该用香精,而用糖料,或反之,或错添加到别的牌号等等。
因此,笔者认为卷烟产品加工安全理念应贯穿于产品在线制造全过程管理之中。通过风险管理法,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类危险危害因素,采取科学方法认真识别诊断,确立风险控制等级,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各层面实施监管,针对质量风险点,建立预警监控程序,完善PDCA循环改进控制措施,从而确保卷烟产品安全不出问题。事实上,只有做大和托住这个“底”,企业才保住了生命,才有未来,没有产品安全这个“底”做支撑,就没有了一切。所以卷烟产品安全是质量工作的最高目标,继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领悟二:木桶储水多少取决于各专业线工作职能木板的厚度。
一些专家认为,在一个企业里,如果投资占一分,科技占三分,管理则要占六分,可见管理在企业成功当中的份量。
目前,企业从管理系统上,有企业标准化管理、质量体系管理等等。从职能保障上,有人力资源、计量设备、工艺技术、质量检测、物资储运、生产现场等多种管理职能,担负着资源提供、产品实现、测量监视的繁重质量管理任务,在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些职能好比是木桶上的各个木板,要想盛水最多,就必须各个木板全面发展,齐头并进。同时,要求各个木板做厚,才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才会变得更安全和更坚固。
要做厚,于各专业线职能工作上来讲,笔者认为就是要练管理内功,练内功讲究的是章法有循、气息自然,心无旁鹜,强壮自己。
做厚,需要工作职能部门不能因循守旧,画地为牢,应破除旧的观念和思维定势,提高知识面,专有所长,应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标准化工作,瞄准本专业线管理和技术前沿,着力实施管理和技术创新,积极探索科学先进管理模式,新工艺、新技术在部门工作落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做厚,需要工作职能部夯实部门管理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通过内修外练,提高部门办事决策,实施有法,突发工作应急准备与响应的能力和底蕴,增强抵御内外对部门施加的刚性抗压力。
做厚,就是质量工作不能浅薄,要务实,要如履薄冰抓质量、战战兢兢抓质量,时该谨记质量风险;要提高工作执行力,实际工作与标准要求切莫“两层皮”;抓关键工作、重点工作要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出现问题原因分析要实,改进措施要实,效果验证要实。
领悟三:为了往木桶里注入更多的水,不妨将木桶向工艺质检技术这个长板方向倾斜。
工艺质检技术好比是木桶长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卷烟产品生产制高点,视野开阔,站得高、看得远,更多地体现权威性和专业性,是产品的“体检医生”具有号准脉,能开治病的方子能力。因此,向长板方向倾斜桶装的水可能更多。
随着顾客对产品质量满意度的进一步期待,工艺质检技术对产品质量把关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现代化流水线区别于传统生产操作控制上优势更加明显。从目前来看,我们的长板实际上并不长,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研能力、工艺改进能力不很强。我们的工艺目前侧重在线生产过程的产品维护,以及工艺纪律的巡视监督。而依靠自主能力,对企业新工艺、现有工艺的改进立项、评审、试验、确认活动并不多。
二是监视和测量设备配置、维护能力较低。相对于产品检测项目,不是无检测设备手段,就是不能检验关键指标、或是指标检验不准,或是检验设备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等。
三是过程检验未突出应有的快捷性和有效性,及时反馈,及时指导机台操作人员实施异常纠偏不够,“坐堂行医”,事后“救火”也存在。
四是对新进设备、关键设备,新检测方法的认知和掌握不够,在关键时段、特殊时期的质量工艺质检监控驾驭、操作控制有些力不从心。
五是工艺质检统计技术对质量过程控制能力不够。实际上讲,质量管理基本上仍处于检验操作阶段,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不够或不科学,缺乏对产品质量问题趋势的预见性。
因此,笔者认为增强工艺质检技术能力应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树立高度的权威性,体现至高的专业性,推进质量方法理论与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工艺质检技术在生产衔接、技术支持、过程监控等方面的“法官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
领悟四: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质量人才那块木板。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播者,人才资源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力量,拥有人才,就拥有产品竞争的优势,就拥有成功的智力支撑。当前,我们质量管理方面的人才状况不容乐观:
一是专业技术队伍方面,缺乏工作骨干人才。从事计量检测设备、企业技术标准化的人才匮乏。专业技术职称上,注册质量工程师从横向比较,与其它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其发挥的作用均有限。纵向比较,近年来,注册质量工程师国家考试由于通过门槛越来越高,而企业对其相应地位和待遇未跟上,我们的现存数量几乎没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质量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创新的实施。
二是检验操作队伍方面,凭工作经验的多,讲技术标准的少;年长员工的多,新生血液的较少,他们对产品检验准则的执行,以及产品异常判断能力和业务指导能力力不从心,更无从谈起先进质量统计工具在质量分析中的运用,对质量异常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意见就相对较少。
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质量管理发展的最短“短板”。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真心实意,加大质量战线人才的培养、使用力度。一是加快计量检测、注册质量工程师人才队伍的建设,创造条件,构筑人才施展平台,强化正向激励,发挥取得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在质量攻坚活动中更加突出的骨干作用。二是加快工艺质量检验员的工作转型,同时为质量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改善人才队伍结构,促进人才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
领悟五:一个木桶盛水后,会不会漏,关键是看各职能工作部门板块之间锲合是否紧密。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