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转自《中国烟草》 编者按: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30年来,烟草行业取得了斐然成就,整个行业上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对于行业所发生的变化,广大干部职工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与他们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了。本期“征文”栏目特组织选取了4篇分别反映行业职工30年来“衣食住行”的稿件,以此展示行业改革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行:车轮驶过的岁月
我是2002年进入烟草行业工作的。进入行业后,我先在紫阳县毛坝批发部工作。紫阳县地处秦巴山区,属国家级贫困县,而毛坝镇位于紫阳西南部,它扼川陕交通之咽喉,310省道穿镇而过。这里商贾云集,人流如织,若赶上农历逢二、五、八的日子,也就是农村逢场的时候,更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毛坝批发部卷烟销售大片区的地位。当时行业仍沿袭传统的“坐商”经营模式,每天开门营业坐等客户上门,偶尔在逢场的时候,批发部罗主任会选择几个卷烟销售大户,电话联系他们需要什么卷烟,然后安排我给客户送去。送货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罗主任的“招手停”,罗主任在当地人缘极好,没有他不熟悉的司机,只要他一招手,就有出租车停下来,免费为我们捎带卷烟;另一种就是用批发部唯一的自备车——两轮手推车,这种手推车一次最多装4件卷烟,在推着行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方向和角度,我经常因操作不当,致使车仰烟翻。思路决定出路,简单的手推车注定不能成为送货的主力,更多的时候,它孤独地倚在仓库一角,好几个月见不了天日。
2003年下半年,我回到城关批发部。烟草行业已奏响工商分开的号角,电话访销、电子结算、集中配送的现代流通企业经营模式已初现端倪,城关批发部率先在县城范围内进行电话访销、集中配送。那时的送货车是用一辆三轮摩托车改装而成的,铁皮焊接的车厢只有1.2米高,我只有蜷缩着身子坐在里面,被人戏称为“囚犯”。坐车时手脚并用,一只手紧紧抓住车门,防止在行驶过程中车门打开伤及过往行人和车辆;另一只手要牢牢挡住卷烟防止它掉下来砸着自己,双脚紧紧蹬住车厢一侧,以保证身体平衡而不致摔倒。三轮送货车最多能装20件卷烟,每天要往返多次才能完成送货任务。当时还没分拣到户,采取在车上临时分拣的方法,因此,装车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有时就因装配不当,出现为找一条烟而忙活一两个小时的情况。若逢酷暑,烈日将铁皮车厢烤得滚烫,坐在里面挥汗如雨……就是这辆简陋的三轮送货车,却承担了全县近三分之一的送货任务,为紫阳烟草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4年4月开始,全市卷烟销售大配送开始运行,安康市烟草公司陆续为紫阳配备了两辆五十铃和一辆依维柯送货车,在我身边“轰隆隆”了近两年的三轮车终于成了尘封的记忆。喷涂着“中国烟草”四个醒目大字的五十铃和依维柯,安全、舒适、气派,当时在全县送货车中独领风骚,引来了世人的惊羡,成为紫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记得第一次我和司机老曹用依维柯送货,在县城汽车站前停靠时,一下子就围来了几十人,有的轻轻地抚摸车厢,有的专注地听发动机的声音,更有甚者不听劝阻爬上驾驶室,这儿摸摸,那儿敲敲,简直爱不释手,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赞叹之声不绝于耳:“烟草公司就是行,这么漂亮的车,这么周到的服务,还不收一分钱,在紫阳没有谁比得上。”也有议论这车值多少钱的,“大不了五六万元吧”,有人说。“五六万元?再来三个五六万元行不行!”曹师傅大声说,言语间充满自信和自豪。几年来,五十铃和依维柯载着我们风雨兼程,创造了紫阳烟草一个又一个辉煌。
十年来,我一直在一线从事送货服务工作,从简单的两轮手推车到简陋的三轮摩托送货车,再到今天气派的五十铃和依维柯送货车,车轮由小变大,由少变多,滚滚车轮见证了行业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企业的重大变革。通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紫阳烟草日益发展壮大,正大笔书写着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