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转自《中国烟草》 如果以时间和品牌的效益为坐标画一幅趋势图,变化就显而易见。
在过去的三年里,“行业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中华”由2009年的55.61万箱猛增至2011年的100.97万箱,增幅达81.57%。2011年年末,“中华”品牌商业销售收入更是突破1000亿元大关,在“461”的卷烟品牌价值竞赛中率先撞线。
作为上海烟草集团核心制造单位之一,这三年也正是上海卷烟厂紧紧围绕国家局创建优秀卷烟工厂主题,致力于综合竞争力的增强,聚焦创建“一流管理、一流基础、一流队伍、一流指标”目标,聚焦“中华”品牌“百万千亿”工程的三年。
在2012年全国烟草行业政治工作会议上,上海卷烟厂被授予“全国烟草行业卷烟工厂标兵单位(2009—2011年度)”,载誉而来,实至名归。
“四化”建设创一流管理
走进上海卷烟厂“中华专线”,它所展示出的与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气息让人印象深刻:
大屏幕上,整个车间的运行状况以3D模拟画面呈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管理人员轻点鼠标,工作任务被迅速发送到相应的机台电脑上;接收到提示信息后,机台旁的操作工人随即根据系统的分析结果做出调整,而他们的每一步操作,又通过遍布整个生产信息采集点汇总分析,为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提供了决策参考……没有了复杂的报表和繁琐的流程,简捷高效的背后是上海卷烟厂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围绕“中华”品牌“百万千亿”工程,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烟草集团”)把“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初步实现数字化工厂、创新型企业建设目标”列为集团支撑工程的十大目标之一。上海卷烟厂作为集团公司核心的卷烟制造单位,对如何建设“数字化工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以2009年启动的“中华专线”技术改造项目为契机,上海卷烟厂引进自动化的生产制造装备,实现制丝到加工点,卷包到机台为最小单位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对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控制。同时建立以MES为核心,与PCS、ERP协同作用的管控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形成高效柔性的生产组织模式,并通过决策分析智能化,实现生产模拟仿真、生产集中监控、资源分配调度、数据挖掘和分析预测,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力的辅助支持,提升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数字化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管理效率的提升和管理成本的降低。
“以前烟叶消耗计算流程相当复杂,要对分布在各车间数十张报表、近百个数据进行汇总计算,最终才能得出全厂各牌号的烟叶单耗数据。”上海卷烟厂制丝车间党支部书记张扬介绍,“因为工作量大,过去只能做月度的报表,而现在,基础数据通过遍布全厂的一万多个信息采集点录入系统后,自动进行智能分析,每天都能计算出烟叶单耗并及时反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还在进一步延伸。上海卷烟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可视的、移动的和网络化的数字化办公平台,建立起工厂数字化展示系统以提升工厂数字化整体形象。通过这种持续的引导,不断提高员工对信息与知识利用的意识和能力,打造知识化的人文环境。
“‘四化’建设,在消除各层级信息孤岛的同时,也解决了不同区域生产带来的同质化困难,有利于实现不同区域‘中华’生产管理的统一协调,推动‘中华’品牌生产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对‘中华’品牌生产制造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上海卷烟厂综合科科长李玮说。
市场为本创一流基础
对于卷烟生产制造企业而言,产品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而市场和顾客的反馈是了解产品最好的渠道。
基于这一理念,上海卷烟厂以顾客满意度问卷调查工作为载体,将市场走访定位于直接服务市场和消费者的有效渠道之一,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市场走访活动,收集产品质量信息,进而分析得出产品质量的改进点,反馈给相关部门,运用六西格玛常用工具和项目攻关等方法实施改进,及时对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响应。以市场为中心,加强与技术研发部门、商业营销环节的信息互动,力求打造“上连研发、下接营销”的信息沟通服务链。
“面向技术研发,工厂定期就产品工艺技术文件在生产现场的适宜性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为其进行材料试验、工艺试验、中样和大样试验提供服务。而面向营销,则围绕卷烟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开展深入探讨,为营销部门了解卷烟生产制造信息提供便利,定期开展以质量服务为重点的主题实践活动,提出质量问题、信息反馈的目标。从而引领广大职工围绕产品质量、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等目标,收集质量信息,及时整理反馈,杜绝和弥补生产现场的质量隐患和问题。”工艺质量科质量管理员谢依雯告诉记者。
作为对市场的延伸,在卷烟生产制造过程中,上海卷烟厂引导职工从“我是消费者”的角度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以“我是制造者”的身份对生产的产品负起责任,围绕质量和品质,逐渐形成了具有工业单位个性特色的质量服务改进机制。
“‘现场连着市场’,就是以市场和顾客为导向,准时、足量地提供优质的卷烟产品,而‘超越顾客期望’,则体现了工厂追求产品质量永不满足的精神境界,是我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与坚持持续改进的承诺。”李玮说。
现场连着市场、超越顾客期望,也体现着上海卷烟厂对产品质量的自我定位和不懈追求——始于市场需求,终于顾客满意,超越顾客期望。截至2011年,“中华”品牌消费者产品质量满意度达87.47,制造质量百亿支投诉次数为0.1404次/百亿支,均位于行业前列。
以人为本创一流队伍
创建优秀卷烟工厂,归根结底是人才的比拼。以争创“一流的队伍”为目标,上海卷烟厂把技术技能与素质提升作为人才培育的两条主线。
在上海卷烟厂,“名师”邓太平和他的“高徒”俞嘉隽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2008年,响应厂里的号召,邓太平和俞嘉隽双向选择成为一对师徒。就从这天起,邓太平就思考着怎样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怎样让每个学生能迅速了解设备原理?于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总是刻苦钻研,探索充满智慧的快乐的带教模式。
在带教过程中,邓太平将自己积累的一整套设备维修、保养、点检的经验和“绝招”,耐心细致地传授给年轻的维修人员,一说起邓太平,俞嘉隽总是充满感激:“他真是一位好老师!在师傅的带领下自己可能需要摸索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技术与经验,我们只用短短的几年甚至几个月就能掌握了。”
如今,俞嘉隽自己也成为上海卷烟厂的维修骨干,并开始带起了自己的徒弟。然而即便如此,“名师带高徒”影响的范围依然有限,为应对员工新老交替高峰,上海卷烟厂积极探索“标准化培训”体系建设,形成了标准化的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流程以及培训制度,自主培育了71名企业内训师。
截至2011年,上海卷烟厂技师及以上技能人才105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7.49%,比2008年增长了54.4%,在行业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技术技能竞赛中,总能看到上海卷烟厂参赛人员的身影,到2015年年末,该厂计划培育形成一支总数达到100人的“两高”人才队伍(30名高技术人才和70名高技能人才)。
在“中华专线”建设中,上海卷烟厂将满足专线建成后各类管理、生产岗位的人员需求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工厂各科室及车间积极思考如何发挥好组织、培养、调配职能,努力在需求量大、培养周期短的情况下,为“中华专线”搭建好人才梯队。
在“中华专线”设备调试阶段,上海卷烟厂卷包车间就曾出现人才紧张的局面。为此,卷包车间积极做好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导航,提升他们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为车间储备青年人才。
为掌握青年员工的技术技能和职业规划情况,卷包车间向所有28岁以下及部分29岁~35岁青年员工发放了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从技术技能情况、培训意愿、心理自我分析等方面入手,综合掌握了青年员工的技术技能情况和职业发展需求。
根据调查结果,车间将汇总统计相关数据,对青年员工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引导,帮助他们准确定位并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机遇,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标杆管理创一流指标
以“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为目标,在创建活动中,上海卷烟厂喊出了“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卷烟制造工厂”的口号。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卷烟制造工厂,首先要有“最具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对标成为上海卷烟厂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其实,上海卷烟厂开展对标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新世纪之初。通过与工厂历史指标比较、与竞争对手比较,与国际先进企业比较,上海卷烟厂牢牢定位于工厂的职能,明确了工厂的职责与使命。
“在与国际先进品牌的对标过程中,我们上下结合、几上几下,反复推敲、调研论证,工厂各专业条线从工厂实际能力与管理基础出发,探索出一套具有工厂特色且富有竞争力的卓越绩效模式指标体系。”上海卷烟厂党委书记张燕介绍说。这一指标体系既融会贯通应用了卓越绩效模式的理念,同时又服务于工厂追求战略目标的需要,清晰地描绘出“最具竞争力卷烟制造工厂”的蓝图。
而在厂内,车间对标、工班更是在整个上海卷烟厂掀起了“挑战高指标”和“指标创新高”的热潮。
围绕“勇争第一”的工作目标,每年以年中、全年两次“指标创新高”的评比,激励广大一线操作人员不断瞄准更高目标勇于超越。在荣誉激励方面,既有标杆机组、优胜机组等集体类奖项,还有岗位状元、岗位示范员以及历史最佳指标突破奖等个人类奖项,并于2009年起增设“全面进步奖”等专项奖。同时,每年由该项竞赛活动所产生的岗位状元、岗位示范员等均会被推荐为局级、厂级先进生产者,有效提升了一线员工“现场主动、职业自觉;着眼对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