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烟草使用对贫困的效应评估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原贫困地区吸烟率高达34.2%,明显高于全国26.6%的平均水平;吸烟人群家庭贫困率为23.61%,是非吸烟者家庭的近两倍。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对吸烟和健康及贫困关系开展调研的项目,引起广泛关注。
疾病是最常见的致贫因素之一。然而,吸烟对致贫会产生如此大的直接影响,了解的人还不多,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项从2019年3月至去年12月的调研表明,吸烟除了减弱家庭劳动力,导致收入降低,还显著增加了吸烟者看门诊、住院概率以及医疗支出。与非吸烟人群相比,吸烟人群看门诊的概率高51.3%,在调查前一年内住过院的概率高53.2%,发生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概率高62.91%。对原贫困户而言,吸烟导致的各种疾病不但直接影响他们当时脱贫步伐,还易导致他们脱贫后因病返贫,给财政、社会带来不小压力。
原贫困地区吸烟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地区多数地处偏远山区,文化相对落后,吸烟风气本来就比较盛行;长期以来,城市是控烟工作的重点,农村地区的控烟措施、控烟宣教力度不如城市,导致原贫困户对吸烟的危害普遍认识不足;部分原贫困户生活困难导致精神苦闷,于是通过吸烟、饮酒等排遣。上述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一予以化解。
当前,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三农”工作重心将从脱贫攻坚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鉴于一些已脱贫的原贫困地区、原贫困人口因产业基础不牢等因素容易返贫,一些家庭收入不高、不稳定的“边缘户”容易因病致贫,我们仍要努力健全相关机制,守住扶贫成果。为此,我们应大力强化对原贫困地区的控烟宣教和干预活动,将其纳入健康扶贫计划,探索对不吸烟或戒烟的原贫困户、“边缘户”在若干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为家庭增收和各方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要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知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控烟,理应成为其一个重要内容。
这项调查结果还表明,低收入人群对烟的价格更加敏感,他们多数吸廉价香烟。从国际共同经验来看,提高烟草税价有望显著降低原贫困人口的吸烟量。除了继续做好宣传教育外,这是当前比较切实可行的措施。2015年卷烟的从价税从5%提高至11%,第二年卷烟消费量就减少8.6%,控烟效果明显。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