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6月1日“史上最严控烟令”《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至今,北京控烟已经整五年了。
作为对北京控烟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的肯定,各媒体竞相报道,马路边也竖起了很多“北京控烟五周年”宣传牌。
北京市人口吸烟率从2014年的23.4%下降到2019年的20.3%;
吸烟人群大约减少了55万人;
控烟志愿者队伍包含16个分队共13886人,每年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80万小时;
“控烟一张图”微信投诉,“烟雾探测器”“人脸识别”科技助力控烟执法;
“无烟北京”平台接“控烟投诉”51625件,核实处理22103件,有效投诉处理率达42.82%。
北京控烟协会“VIP”控烟模式(Volunteer志愿者-Internet互联网-Press新闻宣传),被世界卫生组织推广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城市。
北京控烟协会被授予“西太平洋地区世界无烟日奖”,是首个摘得世界卫生组织控烟奖项的中国控烟社会组织;
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2020年世界无烟日奖”;
北京从二手烟常态的城市,变成了室内空气清馨的城市,获得了全市两千万居民的热烈欢迎;
烟草销售量一降再降,北京市居民医疗费支出大幅度下降,北京人更健康了;
无烟北京正在变为现实......
......
由此可见,经过五年的努力,“无烟北京”似乎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这其中,无数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比如——
似乎无处不在的控烟志愿者们深入公园、车站、写字楼等公共场所,巡查劝阻违法吸烟行为;带着自制控烟海报、灭烟盒等宣传品,走遍大街小巷,宣传控烟;接到违法吸烟投诉举报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实、处理……
控烟协会积极尝试各种科技控烟手段。利用现代化网络“控烟一张图”平台监督违法吸烟行为,市民随手拍实时举报投诉;研发便携式“烟雾探测器”装备调查取证;“人脸识别”报警系统识别吸烟者的身份......
在此控烟大环境下,北京的公共场所不文明吸烟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观。
但是,控烟不是形式,不是数据,控烟也不是各种形式的活动。控烟是要落在社会大众生活中的实处。因此,即使控烟条令再严厉,志愿者队伍再多,科技手段再强大,网民们似乎依然不太买账。对于北京控烟五周年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相关报道,他们却给出了不同的声音:
从网民反馈的声音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北京的控烟执法,还有诸多的不满意。主要体现在投诉后的处理,单位、写字楼、居民楼等一些公共场所的控烟力度等。
还有一些更加深入的问题:
控烟该如何循序渐近?
如何宣导控烟,让禁烟意识深入人心?
如何对违规吸烟行为进行合法有效的处理?
如何满足烟民与非烟民的不同诉求?化解双方的矛盾?
如何让烟民不再与控烟政策“打游击”?
如何推进文明吸烟设施建设?
等等......
在北京控烟成果如此突出的情况下,社会矛盾却依然突出,部分网友和市民依然诸多不满意。也让控烟限入了一种尴尬境地:烟民群体不高兴,非烟民群体不满意。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似乎与“和谐”两个字有关。这得分三个层面:烟民群体的和谐,非烟民群体的和谐,烟民与非烟民之间的和谐。也就是控烟既要照顾烟民群体的感受,替烟民找到合理吸烟的方式方法;也要照顾到非烟民群体的诉求,为他们解决被烟雾困扰的烦恼;更要照顾到烟民与非烟民之间的矛盾,找到他们之间的问题并解决。当烟民与非烟民各自满意,相互之间又没有了矛盾和冲突,因控烟产生的不满等相关问题都将逐步缓解。
然而,目前的控烟方式,还只停留在政策强压、程序化、业绩化的层面,并没有切实关注与之相关联最密切的几个群体,从他们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推进控烟工作,结合控烟政策及方式,才能相得益彰。
显然,在控烟的方方面面,还有许多层面做的远远不够,“无烟北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稳扎稳打切实推进做好控烟工作,就必须以社会大众的诉求和声音为基准,当烟民都有文明吸烟意识了,抽烟有地儿可去了;当非烟民不再埋怨各种吸烟现象了,不再受二手烟影响了;当公共场所都看不见不合法的吸烟乱象了,也不再到处都是烟灰、烟头、烟味了......这样,才是真正的离“无烟环境”不远了。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