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聚焦“大工艺”、立足“大平台”、培养“大工匠”,使工艺质量、创新水平、队伍建设得以全面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发展方式持续转变、发展动能明显增强、发展质量整体向好的态势。
坚持以产品为中心,纵深推进精益工程,推动企业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发展,这已经成为全体广东中烟人的共识。
聚焦“大工艺” 将质量守护到底
“以空前力度破解原料保障难题,扎实推动一类烟原料保障方案落地,在找短板、立标准、建机制上下功夫,将责任传导到采购、加工、仓储等各环节。”
“持续加强香精香料品质稳定、来源稳定、调配精准和保管完善方面的工作,抓实抓细各项管理标准,推动产品实现‘特色化稳定’。”
“研究细化不同品规的辅料搭配,优化辅料温度、湿度等细节管理,实现产品‘功能化稳定’。”
……
在不久前召开的月度工艺质量分析会上,广东中烟生产管理部、技术中心、广州卷烟厂、韶关卷烟厂、湛江卷烟厂等部门、单位就如何持续提升产品工艺质量展开热烈讨论,并最终达成了以下共识:以原料、香精香料、辅料“三料”保障提升为抓手,深入推进稳定、精细、科学的“大工艺”管理,在遵循市场规律和品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挖掘产品特色,为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奠定坚实基础。
自2020年起,凡涉及产品工艺质量改善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广东中烟都会通过工艺质量分析会解决,生产管理部、技术中心、原料中心、营销中心以及四个卷烟厂参会。这是广东中烟以产品为中心贯彻落实“大工艺”理念搭建起来的凝聚集体智慧的沟通交流平台。
工艺质量分析会每月召开一次,每次围绕一个课题研究讨论改善方案,每个课题的改善情况、进度、成效都会在次月会议上进行反馈,确保每一处细节改善到位、每一个课题圆满结题。
自工艺质量分析会召开以来,广东中烟各部门、各单位从“我能为工艺质量改善做什么”出发,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夯实工艺质量管理基础。
“为确保制造过程管控持续改善,我们构建了‘1+4+N’工艺质量管控机制。”广东中烟生产管理部部长刘道新告诉记者。
“1”,即充分发挥月度工艺质量分析会的作用,自上而下打造全产业链质量改善闭环机制,统筹推进工艺质量改善活动,持续提升工艺质量改善工作成效;“4”,即强化过程质量数据监控分析、工艺巡检、工艺管理向供应环节延伸、工艺质量目标考核四种管控手段;“N”,即持续推进集成创新项目、设备升级改造等多种工艺质量改善方式,持续提升企业精品制造能力。
此外,生产管理部还为各卷烟厂打造了“常规+特色”的产能布局,有序推进13个制丝关键工艺设备填平补齐项目,积极推动新技术和特色工艺的落地应用。
技术中心在产品的工艺研究方面下足了功夫:针对“双喜”产品特点,创新提出增压加料方法,自主研发了带温度自动调节功能的烟丝水浴保温试验装置,为“双喜”品牌工艺加工方法提供了新思路;从工艺流程细节入手,分析造成整丝率下降的根本原因,重点围绕切丝机环节开展技术攻关,使广州卷烟厂各牌号卷烟的整丝率达到100%。
今年以来,广东中烟技术中心共制(修)订或优化制丝工艺技术标准15份、卷接包工艺技术标准4份,进一步加强了一类烟及重点牌号卷烟的过程质量管控。市场营销中心则通过构建卷烟品牌营销信息数据库,深化数据集成应用,从产品市场反馈的角度为“双喜”工艺质量提升和品牌发展决策提供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参考依据。
工艺质量改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目前,“大工艺”的理念已延伸至广东中烟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了卷烟制造体系的全方位升级,卷烟关键指标达标率保持在99%以上。
立足“大平台” 将创新进行到底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开展技术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
为了让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增量”,2021年6月,广东中烟改变过去单一创新的模式,依托纵固横柔的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搭建了集成创新项目平台。该平台围绕特色原料开发、特色产品设计、特色工艺制造、特色品牌培育四大创新方向,集中更多技术优势和管理资源进行课题攻关。
“把企业现有的职能部门看作一个个纵队,以问题为导向,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人可随时组成横队,纵队支持一个专业,横队支撑一个项目,集中优势资源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广东中烟企业管理部部长黄俊晖向记者介绍道,过往单一创新侧重非系统化的单点应用,无法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系统性问题,集成创新项目平台则可以提供更多关于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真正实现“1+1>2”。
集成创新项目根据企业实际分为三种形式:“沙场点兵”的指令性课题,由公司发布课题并明确项目负责人,选取各业务条线精兵强将组成团队;“揭榜挂帅”的指令性课题,由公司发布课题,干部职工均可申请担任项目负责人,通过评审最终确定负责人;“主动请缨”的自发性课题,由干部职工自定课题,自行组队开展攻关。
“优化烟丝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是“沙场点兵”指令性课题之一。广东中烟专门成立了以生产管理部副部长王章锐为负责人,技术中心副主任冯志斌、广州卷烟厂副厂长林志宇、综合计划部陈亮等为成员的课题攻关团队。
在课题攻关过程中,项目组坚持以产品为中心,为解决和完善一类烟在生产制造环节存在的烟丝结构工艺短板问题,梳理和分析了一类烟在生产制造工艺路线各关键环节现状,制定了解决影响产品质量问题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工艺技术量化指标。经过一系列改善,该课题有效提升了制丝过程的梗签剔除效果,实现了杂色烟叶在线剔除,大大提高了卷接质量。
“这个课题能够成功攻关,正是得益于集成创新项目平台作用的发挥,跨部门、跨学科、跨专业、内外合作组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快速破题和成果转化应用,对后续集成创新项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王章锐告诉记者,“这个课题还获得了总经理奖励基金,这对整个项目组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我们会继续立足集成创新项目平台,将创新进行到底。”
总经理奖励基金,是广东中烟从今年开始,为充分激发人才活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设立的,对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业绩突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团队或个人进行创新激励。包括“优化烟丝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在内的共3个课题首次获得总经理奖励基金。
实干夯实基础,创新驱动发展。如今,广东中烟的创新动力正在被持续激发,全员创新活力正在被唤醒。今年上半年,广东中烟共组织实施了精益改善课题68个,67个QC小组围绕产品质量提升和工艺控制等方面开展项目攻关,取得QC成果86项,创造可计算经济效益2624.01万元。
培养“大工匠” 将匠心传承到底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广东中烟近年来积极发挥劳模、工匠的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借助“技能大师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效开展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等活动,发挥劳模、工匠的“传帮带”作用,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比武、业务交流、高师带徒等活动,提升职工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在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广州卷烟厂今年年初成立的制丝车间技能大师工作室里,在办公区、授课区、技能实操训练区、零部件展示区、图书角等功能区中,最具特色的是技能实操训练区,这里配有按1:1比例还原烟机设备关键核心部位的实训平台,包括6个机械实训平台和5个电气实训平台。这些平台能模拟真实生产场景,可以随时进行实操训练,不用担心因培训停机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除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广州卷烟厂还有两个以职工姓名命名的创新工作室——2018年1月成立的“李迪愉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2019年10月成立的“谢真成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这两个工作室于今年6月17日获广东省工业工会命名。自成立以来,两个创新工作室共转化应用创新成果60余项,获得专利9项,培养人才450余名,产生经济效益约1700万元。
梅州卷烟厂卷接包车间“技能大师工作室”以“重人才、显实效、展创新”为工作核心,深入查找车间在卷烟生产各工艺流程中制约产品质量提升的相关因素,以“挂牌”和“摘牌”的方式进行项目攻关,助推车间产品工艺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今年以来,工作室已开展项目6项并已申报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湛江卷烟厂“李继波工匠创新工作室”以提高职工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业务水平为工作重心,持续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协作能力,依靠技术创新攻克难关、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
一个个工作室的成立,在广东中烟内部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培养了一大批扎根生产一线有志向、有技术功底的工匠人才——
用匠心践初心的广州卷烟厂成型车间主机备工徐敏,当好车间“服务员”的韶关卷烟厂卷接包车间维修班副班长张福华,带领梅州卷烟厂制丝乙2班获得今年“广东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的2班班长罗河昌,获得广东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教练员”称号的湛江卷烟厂动力车间电工技师黄真燃……他们在一次次学习培训和项目攻关实践中获得成长、实现价值。
“精”耕不辍行致远,“益”路向前谱新篇。未来,广东中烟将继续坚持以产品为中心,在产品结构优化上迈出新步伐,在重点领域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展现新作为,推动精益管理走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