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发展机械化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重点任务,烟草行业多年来不断探索全程机械化的路子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十三五”末,烟叶生产重点环节平均机械化率达到了47%。
烟叶种植生产工序多、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严,烟草行业亟须以全程机械化作业为抓手,不断提高烟叶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推动减工降本增效,从解决零星分散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矛盾,扎实推动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国烟草总公司印发《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对稳固烟叶生产基础、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提升烟草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对《方案》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解读一:《方案》印发的背景和契机是什么?
经过十余年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烟叶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机械化作业率持续上升,烟叶生产发展方式正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但转型过程始终面临着来自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诸多制约。
特别是近些年来,烟叶发展“稳”的压力持续加大。目前我国烟叶种植70%集中在山地、丘陵地带,机械化作业推进困难,种烟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严的状况未能根本转变,烟区被动转移现象多发。
从更长远视角来看,“十四五”时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烟区农业产业结构正加快调整,各类扶贫产业、替代种植和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有可能会进一步降低烟叶产业的吸引力、竞争力,导致烟田转移、烟农流失。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具体到烟叶生产,就是以全面提升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为抓手,加快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加速烟叶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全面推动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在这个关键节点,中国烟草总公司印发《方案》,要求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集聚资源要素、补齐短板弱项,全面提升烟草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夯实烟草行业发展“稳”的根基。
解读二:当前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如何,未来发展侧重点是什么?
从大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来看,机械化水平提升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机服从农艺阶段,以增产为导向,农机不断改进功能以适应农艺要求;第二阶段是农机农艺协调阶段,主要是改进农艺来适应农机作业;第三阶段是农机农艺融合发展阶段,主要是把农机和农艺作为整体来统筹考虑,系统设计创新,实现农业技术体系、作业工艺程序和农业机械配备的组合优化,用相应机械装备农艺过程,使农艺和农机有机地组成生产作业系统。
伴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烟草行业大力推广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时至今日,育苗、烘烤实现了“两头工场化”,田间作业环节基本解决了通用型机械作业问题,耕整地、起垄机械化作业率均超过90%,减工降本成效显著。同时,在推动机械化过程中,各烟叶产区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农机选型、配置、研发、保养及作业组织方法,烟叶生产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为烟叶种植户均规模提升和烟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好了基础。
进入农机农艺融合发展阶段,聚焦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进一步提升烟叶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仍要以烟叶生产减工降本为目标,关键是实现农机与农艺融合发展、相向而行,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通过农艺标准化带动作业机械化,提升烟叶生产标准化内涵和机械化作业水平。
解读三: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方案》明确了哪些具体目标任务?
要统一区域农艺标准。构建科学合理、重点突出、导向明确的区域统一农业标准体系,提升烟草农业标准化作业水平。通过三年行动,力争实现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基本建立、试点验证和完善推广,标准化生产体系覆盖率达80%以上。
要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建设,围绕育苗工场、田间生产、烘烤工场三大作业场景和耕种收、苗管烤六个作业环节,协同推进农艺宜机化再造、烟田宜机化改造、农机适配性提升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三年行动,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50个以上,示范县内农机农艺有效融合,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升,示范县重点环节机械化作业率达70%以上,确保到2025年重点环节机械化作业率实现烟草行业“十四五”规划57%的目标任务。
解读四:为什么说分区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是《方案》创新之举?
在多年发展中,烟叶生产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农艺标准,比如可能相邻两个烟区,苗盘规格、行距、株距等方式都不一样,农艺上也没有经过宜机化设计考虑,投入巨大成本研发出来的农机只能在某一确定区域内使用,普适性不足,这不仅加大了农机研发推广难度,价格和研发成本还因为定制化原因高企,从而农机设计制造主体积极性受到影响。
分区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在地域上,根据各烟叶产区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田形特点等农机作业环境差异性要素,将烟叶产区分为黄淮北方平原作业区、东南武夷南岭丘陵作业区、西南云贵高原山地作业区、武陵秦巴山地作业区四个机械化作业区域类型;在作业流程上,按照烟叶生产“育苗、大田、烘烤”三个场景的“育、耕、种、管、采、烤”六个主要农艺环节,实现“作业流程方式、农艺技术参数、生产物资规格”统一。
分区构建、分类施策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统一典型区域特征下的烟草农业技术标准,解决过往因农艺技术不统一导致农机设备无法通用的问题,解决农机企业研发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积极性不强的问题,以进一步增强农机研发、购置、使用的积极性,在农艺宜机化设计的基础上,推动农机设计研发、选型配置与烟草农艺针对性结合,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
分区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的另一个考虑,在于我国烟叶种植分布广泛,农机使用率差异较大。而在四个机械化作业区域中,各区域内农机作业条件具有一定相似性,便于横向对比后整体推进。
解读五:在宜机化、标准化基础上,烟草行业如何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对照“三年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50个以上”目标任务,要从农艺技术标准、农机作业条件、农机设施装备、农机服务体系“四位一体”出发,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农机农艺高效融合发展。
在农艺技术标准上,实施农艺标准宜机化再造,制定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烟叶生产农艺标准体系,提高农艺标准的普适性,着力解决农艺与农机脱节问题,推动农艺向农机前进一步,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农机作业条件上,推进烟田及烟叶生产设施宜机化改造,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整合多方资源,加大烟区布局优化和土地流转力度,在提高连片种植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烟田宜机化改造,减少机械作业死角,改善农机作业环境,着力解决当前机械作业“下田难”“作业难”问题,拓展机械化发展空间。
农机设施装备上,增强成熟环节通用农机选型配置力度,集成优化农机装备,加快新型专用农机研发,重点发展适应不同地形地貌条件实用农机,提高烟用农机装备的作业广适性、农艺适配性。
农机服务体系上,加大烟草农业适用机械推广力度,加强农机服务队伍建设,提升农机作业规模,以服务规模化促进烟叶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
解读六:烟草行业将采取哪些措施提升农机设备研制、推广积极性?
在农机装备研制方面,加大重点技术装备攻关力度,开展烟草农机研发专项。梳理农机资源现状和农机使用情况,合理评价各环节农机农艺融合程度及机械化发展状况,结合作业区农机作业潜力与特定需求,提出发展目标和策略;针对移栽、采收等关键环节和瓶颈环节,加快核心技术和关键机具攻关,补齐短板;健全完善研发支持机制,注重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以“揭榜挂帅”的形式开展农机装备核心技术研发攻关,通过“先研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农机研发,推动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丰富关键环节装备类型,促进全程机械化发展。
在适用农机选型推广上,以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为平台,加大农机选型定型和验证推广力度。建立农机选型定型“赛马机制”,在示范县开展原型机研发验证、全环节适用农机评价选型,择优评定符合区域农艺要求和实际发展情况的适用农机装备,形成“全环节覆盖、多场景应用”的区域农机配置标准;建立畅通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各产区在农机使用与推广、烟田宜机化改造、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加快推进烟叶生产机械化发展。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