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农村市场时,经常听到零售客户抱怨:“现在农村人口越来越少,青壮年都外出工作,路上看到的都是老人。”然后双手一摊:“生意难做喽!”。从零售客户的这句话中,可以得到三个关键信息;农村人口减少、以青壮年为主力的消费群体正在转移、消费需求正在下降。果真如此吗?
首先是人口减少。随着国家二胎政策开放多年,三胎政策开启,从社会公布的信息可以看到,农村的生育率是高于城镇生育率。因此农村人口减少是一种“谬觉”。从路上见到的情况来说,从侧面更可以证明农村人口增长并没有出现断层。其次以青壮年为主力的消费群体正在转移。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社会交通及通讯手段的发展,不断的缩短农村与城镇的距离。白天城镇上班,晚上回村过夜,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正因为如此,给零售客户造成一种白天没人,晚上见不到人的错觉。最后是消费需求正在下降。笔者和其他饮料酒类销售人员接触过,他们都提到一个共同之处,在农村零售市场上,饮料酒类现在很多都是一箱、两箱的卖。这就拉长了农村消费者消费循环周期,无形中造成农村零售客户门可罗雀的现象,得出消费需求正在下降的结论。
随着三个关键信息的剖析,可以得出农村消费群体的消费形式、消费倾向、消费习惯正在改变。农村零售客户更应该改变旧有“坐商”习惯,主动“出击”,完成自身的变革之路。笔者认为;新时代的农村零售户,应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一是社交性。随着社会交通、通讯手段的不断发展,农村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短、平、快“的生活工作节奏,但是只要是人与人之间,社交需求是必然存在的。零售客户必须主动加入、组织建立起农村消费者网络社交圈子,在网络社交互动中,建立店铺人设、获取销售信息、增强消费者粘度、进而提升店铺经营能力;二是流量性;网红、演艺明星需要什么?流量、流量、还是流量。农村零售客户也需要流量!前面提到的社交圈子的建立和参与旨在提高网络上流量的增加,那日常经营中的流量哪里来?社区团购、网上代购、快递寄送、送货上门等等,都可以积累店铺的流量。有了流量,就有人气,有了人气,店铺才不会“泯然于众口中”;三是互补性;农村青壮年“白天城镇上班,晚上回村过夜。”这说明这部分消费能力是可以在夜晚的时间释放出来的,农村零售客户不妨“优势互补”,增长夜晚的营业时间。面对农村“琐事”,零售客户如果有一些“特殊”技能,会大大提升互补性。这边举个例子,笔者有个零售客户会水电维修、配置钥匙。刚好某天有个消费者家里水管堵住了,要叫维修工,可维修工要价不仅贵,还不能及时赶到,他就毛遂自荐,两三下帮消费者搞定水管堵塞。这事一传开,三天两头就有消费者主动邀约其上门服务。不仅增加了额外收入,还提升了店铺的经营互补性。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