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现如今的消费者思维,也是在不断的社会发展阶段中改变的。发展的阶段特征突显,大致有两个层面,一是社会进步,二是消费理念变迁。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物资相对匮乏,经济发展依靠投资,只能满足生活基本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迅速提高。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城镇消费结构和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居民用于吃饭穿衣的支出所占比重大幅度缩小,用于住、用的支出以及文化服务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相应扩大;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全国农民也基本上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增长步入低速波动区间,国人首先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的跨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经济增速较快,但是在这个时期,国人的消费依然停留在解决生活基本需求层面之上,对于更高层面的消费需求涉及较少。
第二阶段:消费首次超过投资,逐步进入生产过剩时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万亿元,比2011年增加4.78万亿元。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8%,投资贡献率为50.4%,净出口贡献率为-2.2%。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消费比重超过投资比重的局面。过去国内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是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内需无法满足经济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的收入逐渐增加,消费特征开始显现,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2年以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靠扩大内需。
第三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开启社会美好生活
2017年,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开始变化,现如今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开启了消费发展的第三阶段。新起点、新要求,我国稳定解决了13亿多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但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广泛。古人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满足了物质要求的前提下,消费者慢慢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随着精神生活的丰富,人们逐渐有了个人追求,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消费观念,由此,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发展的新目标。
人们总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好消费。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全新的发展阶段中,消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忽视——伴随着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的升级,居民消费结构及观念巨变,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物质的富足推动消费快速增长和不断升级,消费者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与以前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有专家做过如此判断:未来80%的消费将由新中产贡献,新中产是未来消费主力军,将会创造更多市场空间和更多的盈利“蛋糕”。新中产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开启了各行各业在创造美好生活层面的新赛道。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